欢迎访问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—党团建设网
当前位置: 党团建设网 > 党校学习

【最燃党课】:《做最优秀的自己》(2-3)

来源:    发布时间:2018-06-04

【最燃党课】:《做最优秀的自己》(2-3)


二、做一个有纪律的人



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,有一种观点认为,将古今中外,他们觉得好的制度学习过来,自然就实现了善治。深入一点理解就是把西方制度搬过来,中国就没有腐败问题了,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。中国的国情比较特殊,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,照抄照搬别国经验、别国模式,是不行的。中国的个别人腐败,那是人性的问题,而不是我们制度不好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一个人最难战胜的敌人是自己,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,最大的诱惑也是自己。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,制度设计得再缜密,也会‘法令滋彰,盗贼多有’。”

古人讲:“徒法不足以自行”,用现在我们所学的唯物辩证法来看就是,内因起决定作用,外因起什么?对,外因只是起推动作用。因此,扎好外在的笼子只是走完了第一步,关键还需要念好内在的紧箍咒。

这里不妨借鉴下古人之言,南宋时期,有个叫吕本中的人,曾在其所著的《官箴》一书中说道:“当官之法,惟有三事:曰清、曰慎、曰勤。知此三者,可以保禄位,可以远耻辱,可以得上之知,可以得下之援。”

(一)“曰勤”

吕本中所说的“曰勤”就是指要勤政为民。解放战争中,解放军是依靠“小米加步枪”打败了美式飞机大炮武装的国民党军队。真正打起仗来,战略战术固然重要,但是战略战术再好,大刀也很难拼得过长枪大炮吧?那又是为什么人民解放军能赢得辽沈、淮海、平津3大战役胜利并解放全中国呢?陈毅就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独轮车推出来的。我们的党能赢得3大战役胜利并解放全中国那是与人民群众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。

可以说,古往今来,无论哪个朝代更替都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,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,才是历史的主人,是我们共产党员的衣食父母,我们的工资都是纳税人所交的钱,我们是人民群众聘请的打工仔,我们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幸福奋发工作、勇于付出那是理所当然,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我们党才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。

记得今年7月1日建党节的时候,我到伍洛镇青春村和大家交流探讨党史,有位82岁,身患重病,名叫陈新凤的老爷爷说:“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过去好多了,我们不能忘记党,不能忘记毛主席... ...”说着、说着就流出了热泪。

我们党和人民群众是鱼水情,人民群众对我们党是如此的信任和感恩,近一个世纪以来,他们和我们党从来就是生死相依、患难与共,这种恩情怎么不是重于山,我们怎么就忍心愧对他们,我们的辛勤怎么就不应该为了他们?

我们无论手中掌握了多少权力,不论在什么岗位,都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,都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。

(二)“曰慎”

吕本中所说的“曰慎”就是指要慎言慎行。2015年,著名主持人毕福剑在一次饭局中即兴清唱京剧《智取威虎山》选段,一边唱还一边加入点评。点评内容让人大跌眼镜,不仅丑化革命先辈与革命领袖,更夹杂了许多不堪入目的污言秽语。在网上广为流传,造成很恶劣的影响,最终毕福剑就告别了舞台,结束了自己的星光大道。

古人讲“口为祸福之门”,“一言可以兴邦,一言可以丧邦”,言语是思想的门户,行为是素养的展现。我们必须常思、深思、慎思那些该说,那些不该说,那些该做,那些不该做。要坚持说实话、真话、有意义的话,说有利于团结的话、鼓劲的话、顺气的话,而不说假话、官话、荒唐话和无原则又低品位的话。更不能说有损于党的形象、有悖于党的政策、与自己身份不相称的话。

有这样一个历史故事:一个古代官员乘轿进城遇雨,一个轿夫穿了双新鞋,开始时小心翼翼地只挑干净的路面走,“择地而行”,后来一不小心,踩进泥水坑里,由此便“不复顾惜”了。这个故事说明,人一旦“踩进泥水坑”,心里往往就放松了戒备。反正鞋已经脏了,一次是脏,两次也是脏,于是便有了惯性,从此便“不复顾惜”了。这就如我们扣扣子,第一个扣子没有扣好,接下来的扣子要么都扣错,要么都扣对了,衣服穿出来也是不好看的。

2017年,我们云梦县共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有好几起,其中绝大多数是基层党员干部出现的问题,有些就在我们的身边。一个人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成为腐败分子,其走向腐化堕落大多是从不注意小事小节开始的,很多违纪党员干部都是积小错铸大错,如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一开始是小错被别人抓住小辫子,结果被别人拉的越陷越深,最后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。可见事情无论大小,只要有了“第一次”,就可能会身不由己、欲罢不能,一发而不可收。

(三)“曰清”

吕本中所说的“曰清”就是指要清正廉洁。孔子曰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”,西汉著名思想家董仲舒认为:“至廉而威”。我们的党只有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,秉公用权才能赢得民心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坚定不移惩治腐败,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,也是全党同志和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。同时,也更严厉地强调,从严治党,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,要坚持“老虎”、“苍蝇”一起打,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,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。

之前查办“表哥”杨达才、“房叔”蔡彬,以及雷正富等案件,尽管群众反映强烈、关注度高,但由于涉案官员级别低,被群众认为是“拍苍蝇”。十八大以来,周永康、薄熙来,还有最近的孙政才等一批高级官员因为严重违法违纪落马,这充分表明,中央有力量、有胆量、有能力做到“老虎”、“苍蝇”一起打。这些大案要案的依法审理,也以铁的事实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、从严治吏,以反腐败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、造福于民的坚定决心。

《左传》中有一个故事,讲的是春秋时期,宋国大夫正考父,是三朝元老,对自己要求很严,在家庙鼎上铸下铭训:“一命而偻,再命而伛,三命而俯,循墙而走。”意思是说,第1次提拔后要低头,第2次提拔后要曲背,第3次提拔后要弯腰,平时连走路都要靠墙走。

这句话告诉我们,当得到提拔后,要谦卑和敬畏自己手中的权力,为什么要这么低调呢?

首先自己得到提拔是群众和组织对自己的信任、希望和重托。扪心自问下,我们是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做好了呢?自己往往做错了的事情,总觉得是小事,可以得到理解,甚至都忘记了,只记得做的一些很正确、很有贡献的事情,然后拿自己的优点去对比别人的缺点,事实上,比自己做的更好、更优秀的人是比比皆是。“满招损,谦受益”,总是不谦卑和敬畏自己手中的权力,我们将很难得到成长,还会让身边的小人越来越多。

其次别人有求于自己,不是对自己这个人,而是对自己这个位置,对自己暂时代表的公权力。自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,自己如果不信,那自己敢换一个没有权力的位置试一试吗?绝对让自己刻骨铭心。

再三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,以权为公,秉公办事,就是为民服务,就要受到褒扬;以权为私,徇私枉法,就是腐败和犯罪,要受到惩处。任何“掩耳盗铃”不过是黄粱一梦,我们对待权力一定要有一种怕的感觉、有一种畏惧的思想,在这个方面始终要有清醒的认识。


三、做一个有品行的人

现在各种高端的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,假奶粉、假牛肉,还有什么地沟油做得跟真油从表面上看一模一样,对社会危害特别大,原因就是一些高学历知识分子没有道德底线。所以说人的品行不好,才能越大,对社会的危害越大,当然,他们最终也会付出惨重的代价。我们组织部门常讲,“有德有才破格重用,有德无才培养使用,有才无德谨慎使用,无德无才,坚决不用。”

我们只有做个堂堂正正的君子,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与尊重。怎么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呢?

在1914年的清华学堂上,梁启超做了一场题为《君子》的著名演讲,他以“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勉励学子们养成君子人格。“君子”一词最早出现于《易经》,经儒家学派的不断演绎、诠释而得以完善,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。君子人格被历代知识分子所追慕,塑造了一批又一批中国的脊梁,挺立着中国人的精气神。对于今天的人们的人格养成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
君子人格的养成要经历怎样一个过程呢?孔子这样简洁地表述他的认识:“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”。当前,我们可以对这四个方面进行现代诠释和转化。

(一)“志于道”

孔子所说的“志于道”就是指要找准自己所要走的道路。人的追求在于有一定境界,又不脱离实际,既要“仰望星空”,又要“脚踏实地”。孔子说:“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”纵观历史,凡是有所成就的人,无不是有胸怀大志之人。一个人无论头脑多聪明,多具才华,如丧失志向、迷失方向,终究一生碌碌无为。如果一个人没有半点追求,他就会觉得活着一点意义也没有,甚至想不活了,去自杀,当然如果一个人的追求太大了,不现实的话,他也会觉得活着一点意义也没有,也会想不活了,去自杀。

孔子一生周游列国,宣扬自己的政治思想,一心想谋求官位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,然而真正掌握点权力,能够按照他的意愿来行事,是在他56岁的时候,他在鲁国担任大司寇,相当于现在的政法委书记,分管公、检、法、司,同时兼任代理相国,这就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总理,遗憾的是只做了3个月的时间。

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奔波一生,最后才发现自己原来是个教书的,弟子有3000,其中达者有72人,其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,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,成为东方人品格和心理的理论基础,这种贡献和地位不亚于古往今来中国每一位帝王。

我们在树立崇高远大思想的时候,是否结合实际正确衡量了自身的能力大小和外部环境呢?我们到底适合走哪一条志存高远的道路,我们得用心去衡量。

无论我们最终选择走那一条志存高远的道路,在这条道路上都不应该鼠目寸光,怎么样才算鼠目寸光呢?鼠目寸光就是一开口就讲困难,因为这样成长已经远离;鼠目寸光就是一付出就想回报,因为这样机会已经远离;鼠目寸光就是一做事就想个人利益,因为这样收获已经远离;鼠目寸光就是一合作就想自己如何不吃亏,因为这样事业就已经远离;鼠目寸光就是一有起色就想谈条件,因为这样未来就已经远离。

总而言之,我们要找准自己的道路,既要志存高远,又要切合实际,持之以恒地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,一步一个脚印,这样才能踏踏实实走到最终目标。

(二)“据于德”

孔子所说的“据于德”就是指为人处世的行为要精当,不要伤害到别人。“国无德不兴,人无德不立。”揆诸历史,确乎如此。人在任何条件下,必须加强道德教化,并在工作与生活中实践伦理规范、道德义务。

孔子曰:“富与贵,是人之所欲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处也;贫与贱,是人之所恶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君子去仁,恶乎成名?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。”

翻译成白话文是:“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,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,君子是不接受的;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,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,就摆脱不了。君子如果离开了德,又怎么能叫君子呢?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德的,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德办事,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,也一定会按德去办事的。”

培养君子人格,必须要用道德滋润自己的心灵。一个人有道德,思想才能安定下来,为人处世才能精当,不然总想着歪门邪道,去走捷径,不仅能力得不到提升,一路上还是危险重重,如果犯法,必然进监狱。

我们大家都知道吸铁石有磁力,地球有磁场,其实我们人类也有磁场。如大家在睡觉的时候,还没有睡着,一个人不声不响的走到自己身边,全神贯注盯着你,这个时候,如果自己内心处于很安静的状态,自己会感觉得到,会立马睁开眼睛看他。

人的磁场很奇怪,如果没有道德修养,天时、地利、人和都将远去,你希望自己好运,就要祝福别人好运。一切美好,皆源于道德修养。

(三)“依于仁”

孔子所说的“依于仁”就是指要让内心充满爱,以自爱之心反省自己、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。如今的社会竞争压力日益增大,许多人丧失了爱的能力,整天怨天尤人,整天怨这个、怨那个、怨大家,结果是这个、那个、大家也都怨他,最终他也是越来越怨,越来越累,直到彻底身心疲惫而患疾病。

我们细心观察便发现,生活中一些能活到90多岁、100多岁的老爷爷、老奶奶都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特别具有仁爱之心,这样,心态也特别平静,不会动不动就看这个看不惯,看那个看不惯,心情好了,相比之下,身体也会好得多。身心真正健康者,无一例外都是具有仁爱的品质,反之,自私自利、斤斤计较,乃至杀戮心太重的人,最容易患身心疾病了。

因此,我们要激发人的自爱与爱人之心,让爱回归内心,这是培养君子人格的重要途径。我们不仅要爱家人、朋友、同学和同事,还要爱党、爱国、爱人民。在工作和生活中,做中国共产党事业的忠诚信仰者和坚定捍卫者,很乐意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智慧和力量,并努力做到体恤体谅弱者、宽容他人、礼让他人、关爱他人。

(四)“游于艺”

孔子所说的“游于艺”就是指要以轻松活泼的姿态去品味人生,悠然的嬉游于各种艺术、技艺的享受中。一些人批评儒家讲道德过于严肃呆板,缺乏轻松活泼的一面。其实,孔子的生活与生命是丰富多彩的,充满了艺术的情调,他精通乐理,非常会弹琴,经常用音乐来调节自己的情绪,抒发心情。今天的人们往往重视实用技术的训练,漠视艺术的修为、情操的陶冶,这样的生活是非常无趣的。

业余时间,我们可以和同学、同事、朋友、亲人一起多参加一些积极健康的活动,比如打球、旅游、钓鱼等等,既有益健康又提高生活趣味,这样才是精彩的一生。

中国文化最讲究“知行合一”,要达到“君子人格”的境界,绝非单纯的道德说教所能奏效,必须将道、德、仁、艺等完美结合起来,就是做到“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”,这样才能培养出内心坚强而柔美的现代君子,这样才能做一名"政治上靠得住、工作上有本事、作风上过得硬"的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。


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党团建设
学院官方微信
学院官方微博

学院联系电话:400-867-9992    传真:028-61569222     地址:四川省成都国际职教城(西区)学府大道996号

Copyright ? 2023中共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委员会 版权所有